林俊傑醫師 | 夜晚煎魚快抓狂 : 告別不寧腿
/本文作者:神經內科/睡眠專科 林俊杰醫師
有雙不寧腿,睡覺像煎魚,翻來覆去快抓狂!6成患者每晚起床3次,中度以上每晚睡不到5小時多,經治療後可有效控制,改善睡眠品質。
一位時髦熟女晚上睡覺常常感到腿部酸麻,需要藉由拍打、按摩才會比較舒緩,往往折騰許久才可入眠,卻又因腿部感覺不適,整夜輾轉難側。在長途國際線飛機上,正當眾人開始休息,這位女子的腿又開始不舒服,忍不住稍稍拉起裙擺按摩雙腿,引起鄰座男士側目,竟然以為她要勾引對方。女子的症狀屬於不寧腿症候群(Restless Legs Syndrome),又名「腿部躁動症」,赴筆者門診求助,經治療後已有所改善,終可一圓一覺到天明的心願。
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在睡覺時常有腿部酸疼、麻、灼熱、像螞蟻在爬或是搔癢的感覺,晚上比白天更容易出現症狀,在入睡時症狀尤其嚴重,許多病人需要活動腿部以舒緩不適,累了一天其實需要睡眠,卻反覆被不舒服的腳吵醒,嚴重干擾睡眠,導致入睡困難、睡眠中醒轉次數增多,最後竟演變成害怕睡覺時間的到來。
由於症狀常在午夜發生,清晨時舒緩,所以被戲稱是「疾病中的灰姑娘」。 現代人生活忙碌,常有睡不好的問題,一般人可能會以為是精神壓力太大、想太多、心情煩躁或是身體有病痛所致。根據統計,抱怨睡不好的病人中,有一成患有不寧腿症候群;這群人中,有60 %的患者每晚至少起來3次,中度至重度以上的病人每夜睡不到5小時。
不寧腿症候群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。原發性不寧腿症候群的發病原因與「遺傳」有關,通常30歲前就會出現症狀,經過治療後,8成病人會有效。有些病人形容用藥後有戲劇性變化,開始用藥症狀就消除,若停藥,症狀則又出現。次發性不寧腿症候群則常見於缺鐵性貧血、腎臟病的洗腎病人和 懷孕的婦女。
在筆者門診中就曾發現有家族遺傳的個案:有位60多歲老先生來醫院求助,當他敘述自己的症狀時,陪診的30多歲女兒驚訝發現自己也有同樣的症狀,而6歲的小孫女,經常到晚上就會哭鬧不休,抱怨腳痛,懷疑小女兒是否也遺傳不寧腿症候群。另外,門診中也常見夫妻一起就診的情況,向筆者抱怨受不了對方半夜不睡覺,不停亂動、亂踢被、拍打床舖,吵得自己不能睡,或抱怨每天都得要幫對方按摩腳,搞得自己好累。
不寧腿症候群的患者常常因為不知道看那一科而到處看診,甚至在醫院逛大街,一開始誤以為是關節炎去看骨科,使用肌肉鬆弛劑卻沒效果;改至復健科,做電療、熱療、拉腰,短時間症狀稍有改善,時間一久卻又復發,搞得整個人煩躁不安。有些人因此變得憂鬱,轉赴身心科就診,吃了安眠藥後強迫入睡腿部症狀卻仍未改善。許多人也到家醫科、老人醫學科、風濕免疫科等,最後各科都逛過,卻仍未解決問題,尋求民俗療法,如: 放血、吃偏方、貼膏藥等。
根據幾項國際性醫療成效研究顯示,原發性不寧腿症候群患者,只要經過治療,可以有效控制症狀、延長睡眠時間、提高睡眠的充足感、減少睡眠中斷並降低隔天日間嗜睡感。
另外一種緩解方式:微電流刺激療法(MET, Microcurrent Electrical Therapy)通過台灣衛福部認證,經臨床實證,有效舒緩疼痛,甚至成為美國疼痛醫學會教科書中的治療方法之一。
/本文作者:神經內科/睡眠專科 林俊杰醫師